本报重庆9月24日电 (记者赵欢)第三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暨大国工匠论坛期间,一场以“工匠力量2025”为主题的分论坛引人注目。今天,在论坛现场正规股票配资机构,11位来自全国各地的顶尖工匠、技能大师齐聚一堂,围绕解决“卡脖子”难题、发挥创新工作室作用、工匠赋能新质生产力等议题分享真知灼见,共同探讨新时代新征程大国工匠如何更好发挥作用,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论坛上,解决“卡脖子”难题,提升创新攻关能力,成为多位工匠关注的焦点。海南核电有限公司维修二处中级主管、首席技师张成亮,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铸锻公司冶炼车间电炉班大班长、高级技师杨金安分别从核电关键技术自主化和金属材料冶炼角度,分享了创新攻坚故事。作为核电站“心脏”主泵技术负责人,张成亮认为,工匠是破解难题的第一线“尖兵”,要用创新突破技术封锁,让国之重器“扎下中国根,用上中国芯”。“奋力突破更多的金属材料‘卡脖子’技术,进一步擦亮中国制造的金字招牌。”杨金安说。
围绕“工匠赋能新质生产力”主题,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首席技能专家、首席技师郑志明,重庆红宇精密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机加工厂钳磨组组长、特级技师夏元友,航空工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首席技能专家孙飞,西藏尼木古宝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国家级藏香非遗传承人旦增曲扎,福建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科创团队负责人、高级技师陈照春等5位在各自领域深耕多年、成果卓著的工匠代表,从各自角度阐释了如何凝聚工匠智慧力量、协同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他们一致认为,传统行业正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工匠群体应从技艺创新、能力迭代、成果转化等维度精准发力,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筑牢实践根基、注入实干动能。
论坛上,“职工之家”APP是工匠反复提及的热词。在大家眼中,“职工之家”APP既是经验分享站,也是难题攻坚营,其突破地域限制、持续迭代优化、“传帮带”数字化等优势明显。“分享的每一个操作技巧都可能成为别人突破瓶颈的‘钥匙’,解答的每一个技术难题都可能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微光’。”邯郸欣和电力建设有限公司安监部主任、高级技师朱劲雷说。
与此同时,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总院试制部高级技师、中国一汽首席技能大师杨永修,中建钢构天津有限公司工匠学院首席讲师、高级技师李朋朋,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首席技能专家刘云清结合个人经历,分别从讲好“中国工人大思政课”、发挥创新工作室作用、劳模工匠助企行等方面畅谈体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成为大家的共识。
论坛内容翔实,工匠们的分享饱含热情与责任。台下聆听的产业工人们纷纷表示,这是一次经验的交流正规股票配资机构,更是一次力量的凝聚,“工匠力量2025”有了清晰而生动的表达。
富灯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